最新消息‧Lastest News
第 1/13 頁,共計 167 筆資料 上一頁下一頁

				CLPTC NEWS

2024/12/31

【114年01月-114年06月臺北場地點】『捷運新店線公館站2號』羅斯福路4段107號(臺灣大學進修推廣學院)


114年01月份-114年06月地點-臺北市】近捷運新店線公館站2號出口--出站左轉往基隆路方向直行,步行約3-5分鐘-經銘傳國小.捷絲旅臺大館.臺大第二學生活動中心,即達臺灣大學進修推廣學院(大安區羅斯福路4段107號)。於一樓現場螢幕公告-會場教室號碼/或洽一樓警衛人員。



☆「出列席人員,如您有發燒、感冒、咳嗽、流鼻水、嗅/味覺異常或其他身體不適之症狀者,建議不要出席,另派代表參加。感謝您的配合與協助



☆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國建中心) 謝謝您的支持 月專題表 ☆遵守防疫計畫與實名制入場機制,請於開課日5個工作日前完成報名與繳費,敬請見諒。



【感謝有您 !  天下泰平.國土安穩  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 敬謝


CLPTC NEWS

2025/1/1

【團體報名表下載】團體多人報名,可下載利用本表,同場次報名越多優惠越多.


多人報名請點:團體報名表 ( 團體可下載利用本表,同一場次報名越多優惠越多..) 更多課程請點:月課程表



麻煩您將CLPTC@CLPTC.COM、CLPTC.EDU@MSA.HINET.NET信箱改成信任郵件聯絡群組-加入VIP群組(GMAIL) 或 正常郵件名單(HINET)或聯絡人(YAHOO)或我的好友,或洽貴單MIS設為-白名單,以免擋信。(您若沒看到信,請務必注意信箱垃圾桶,若仍未收到信,請來信客服信箱,將有專人協助)。因課程之報名、繳費與變更…等資料異動,都需要電子文件憑證存查(網站電子文件、EMAIL或傳真..等) ,以作為訂單確認或異動之處理依據。



若有相關異動,請於開課前四個工作天前提供資料完成,再麻煩您協助。



【感謝有您 !  天下泰平.國土安穩  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 敬謝


CLPTC NEWS

2021/6/1

【全面電子化溝通】CLPTC@CLPTC.COM、線上報名【教務組於13:30後為您服務】


【匯款對帳傳真、真人電話客服】因上午系統資料交換核對且論壇活動多,請您於13:30後來電,謝謝!



因疫情與AI科技應用趨勢,機關/企業均採用~AI網路運作模式。本中心(國建中心)於2021年06月01日起,全面採用電子文件溝通。請多利用「線上報名課程、客服信箱CLPTC@CLPTC.COM」~報名與回覆繳費資訊(請提供您的帳戶後五碼,匯款時請於備註欄寫上~學員姓名),若有其他疑問,歡迎您來信,下午01:30回信或回電,感謝您的體諒協助與配合。



☆ 【感謝有您 !  天下泰平.國土安穩  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 敬謝☆ 


CLPTC NEWS

2022/11/17

【梨泰院、疫情VS巨型城市】瞬時人流對公安公衛產生劇烈衝擊,應事前善用智慧科技,做好危機風險管理


國建中心分別於2009年與2010年執行【臺北大眾捷運】與【兆豐保險】委託:「臺北大眾捷運電扶梯、地面及樓梯跌傷事件損害防阻建議報告」與「臺北大眾捷運跨年活動人潮疏導管制及相關損害防阻建議報告」。

本中心顧問團隊研究發現巨型城市(Mega-City)常因便捷公共運輸易產生瞬時巨大人流,進而對於公共安全、公共衛生產生劇烈衝擊,建議主政父母官與主辦單位,善用智慧城市、智慧運輸、智慧建築…等環境大數據分析,於事前做好預測規劃,並即時掌控:交通、人流、空氣品質…等環境監控管制,做好損害防阻措施,方能防範風險於未然,以下一點淺見心得供各界參考:



※主管機關應注意的危機風險管理

1.群眾人流模擬:空間壓迫度、單位面積人數、推擠力量模擬…。

2.建築結構特性:人群活動空間、方向導引(安全標示)、鋪面環境(質地色彩)、音環境(噪音分貝)、光環境(照度輝度)、風環境(空氣對流)…。

3.群眾行動資訊:人潮動線設計管制資訊、尖峰引流與分流資訊…。

4.意外損害防阻:意外事故可承受時間、危機處理動線與時間、逃生動線與時間..。

※ 較易發生之風險行為與弱勢族群

1.分心或快步行為、2.從眾行為、3.女性受傷遠高於男性、4.中老年人較易受傷..。

※ 參與活動應注意的環境風險

1.高低差-階梯、坡道…、2.移動行進中-電扶梯、手拉行李箱、電梯門、捷運門…、3.斜坡、越陡峭坡度越危險、4.死巷或當門被反鎖時、5.多處通路匯集成單一通路、6.路面階梯凹凸不平、雨天或濕滑、7.雙向或多向之群眾的動線流向、8.人群動線前方有障礙物或群眾匯集時、9.徒步群眾中混雜著動物或交通工具、10.有移動或大螢幕的視覺焦點、11.喧嘩噪音分貝數過大、12.光線不足、昏暗不明、13.空氣流動差、通風不良、空氣品質混濁...。



由衷感恩 協同參與和指導之專家顧問,也謝謝【臺北大眾捷運】【兆豐保險】給予研究機會


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 專家團隊 祝福您 闔家健康平安


CLPTC NEWS

2020/5/20

【公益回饋】國建中心2008~2020持續以實際行動幫助貧困兒童,迎向豐盛生命,感謝每位學員的共襄盛舉


公益回饋 - CLPTC國建中心 善的循環之願景行動:

由於各位學員您的支持,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得以自創設以來,提撥每位學員之報名費50元至專戶,主要任務:「1.贊助環境永續團體」、「2.辦理免費永續講座與推廣活動」、「3.捐助急難社福機構」、「4.參與展望會認養活動」,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帶動更多人協助弱勢,涓滴成流、終成江河-目前支持永續活動與公益捐助等回饋已逾新台幣百萬元。



本中心於2007年啟動善的循環之種子,自2008年參與台灣世界展望會認養活動~國內與國外各一位,已跨越第十年,以實際行動幫助貧困兒童,迎向豐盛生命,感謝每位學員的共襄盛舉。


CLPTC NEWS

2018/4/11

【專業認證】【狂賀】 獲「經濟部」【金照獎~全國第3名】殊榮,繼續蟬連(103~105)績優協訓機構


國建中心榮獲 105年度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績優協訓單位全國第三名「金照獎」之肯定

與您分享這榮耀的一刻



本中心羅執行長於1051117日出席『2016育成榮耀表揚典禮』獲經濟部頒發「金照獎全國第三名殊榮」



羅執行長指示未來持續秉持本中心精神,致力於國土永續、生態保育,融合時代最新趨勢與技術,

提供一系列完善的培訓育成專案,以增益提升國家人才專業技能;同時,積極協助中小企業培訓人才,結合產業、學校及區域等資源,提供事業良好培育環境,對孕育新創事業、新產品新技術。


CLPTC NEWS

2018/4/11

【國建中心公告】 再次通過「勞動部」『TTQS訓練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構版「銅牌獎」殊榮(104~108)


國建中心榮獲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之肯定。通過」『TTQS訓練品質評核系統』練機構版銅牌殊榮



感謝您對本中心的支持與愛護,將是我們持續努力的動力。


與您分享這榮耀的一刻

羅執行長依據國際政經趨勢與國內產業結構,以「生態保育、生存無虞、生活富裕、生產永續」作為人才育成之目標,



以「專業分工、垂直整合、水平合作、共生共榮」作為跨域傳承之構面,結合國內外產官學研專家資源,



剖析實務上「問題類型、解決方案與案例經驗」,並以「TTQS」規範架構稽核訓練品質,深化學習成效。

訓練承諾~



1. 分析國際政經趨勢與國內產業政策,並以「生態保育、生存無虞、生活富裕、生產永續」作為人才育成目標。

2.
以「專業分工、垂直整合、水平合作、共生共榮」跨域平台,結合產官學研專家資源,從不同面向腦力激盪。

3.
剖析「規畫面、技術面、營運面與跨領域」實務課題,並以「問題解決方案與案例經驗探討」作為訓練核心。

4.
本中心課程以「TTQSPDDROADDIE」規範管理與稽核訓練品質,深化學習成效,設計完善培訓專案。


CLPTC NEWS

2016/5/12

【專業認證】六大認證『人事行政總處.內政部.經濟部.工程會.勞動力發展署TTQS.景觀學會』


歡迎來信洽詢國建中心客服人員:CLPTC@CLPTC.COM



六大認證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內政部.經濟部.工程會.勞動力發展署TTQS與景觀學會】可核定之專業研討、逾百位先進專家、逾2000堂實戰專題與出版品

獲-「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審查認證為『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機構』



獲-「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核定,通過『訓練品質評核系統TTQS』訓練機構版殊榮



獲-「行政院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核定,『中小企業終身學習護照』登錄協訓機構



獲-「行政院內政部建築師開業證書申請換發及研習證明辦法」核定,得累積『建築師積分』



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核定,得累積『技師積分』



獲-「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核定,得累積『景觀師積分』

本中心希望藉由全方位的課程設計與融合當前時代最新趨勢與技術,提供一系列完善的培訓育成專案,以增益國土建設人才職場技能,從而提升產業競爭實力與國家的永續發展。此外,為使「永續經驗」與「善的循環」能生生不息流轉人間,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基於「理想的未來,建立在當下立即理想的行動」,從營收成本、不計盈虧,秉持人溺己溺的精神,自創設以來均提撥每位學員之報名費50元至專戶,這不只是一場學習盛宴之旅,更是公益永續之旅,期透過觀念與行動的細微改變,一同為自己與社會的未來,貢獻一份心力。主要任務:「1.贊助環境永續團體」、「2.辦理免費永續講座與推廣活動」、「3.捐助急難社福機構」、「4.參與展望會認養活動」,並雪中送炭-八八賑災5萬、川震賑災1萬、海地賑災1萬、日本311賑災萬、健保愛心專戶1萬,以及辦理四屆台北世貿-永續趨勢論壇與展覽之免費推廣活動,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帶動更多人協助弱勢、重視保育、關懷永續,涓滴成流、終為江河-捐贈逾新台幣百萬元。

敬愛的學員 您好:



能使艱難領悟之事變得容易的人,是傳承寶貴經驗的老師們;能使教育資源發揚光大生生不息,是努力精進研習的學員們。有各位陪伴我們一同學習、成長,使得一年一度教師節更添光彩,更加感恩。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也』。無邊的學識讓我們存在的更有意義與價值,學習的精闢在於『一句話若能解開盲點迷思,體悟奉行,即終身受用不盡』。 您對本中心的支持肯定,是我們不斷精進的動力,在這特別的日子裡,和您分享我們的喜悅:中華國土人才培訓股份有限公司 及 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在諸位支持與鞭策下, 于102年09月,經「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核定,通過「訓練品質評核系統TTQS」訓練機構版殊榮,取得第六項職訓認證核可。本中心將持續致力以「永續國土、保育生態、人才培育、提升社會正能量」之精神,秉持最專業之教學相長服務平台,持續提供完善、多元的培訓課程。

敬祝 學習快樂!



				CLPTC NEWS

2022/4/13

【政策宣導】行政院會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 限制預售屋換約、重罰不動產炒作、私法人購屋許可制

行政院會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 限制預售屋換約、重罰不動產炒作、私法人購屋許可制

發布日期:111-04-07 11:40單位:地政司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4&s=260331



行政院會今(7)日通過內政部擬具「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內政部表示,為引導不動產市場正常發展,防止私法人投資炒作,防杜虛報價格,阻斷契約轉售牟利等行為,這次修法除限制預售屋、新建成屋簽約後原則不得換約轉售及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外,並明確定義不動產炒作行為與罰則,同時建立違規檢舉獎金制度,提升稽查效能等,強力遏止不動產炒作,以維護市場交易秩序,保障消費者權益。



內政部強調,住宅是民眾安居所需,不應成為投機與炒作商品,也應避免無合理使用需求者的不公平競爭。近來,投資客揪團炒房、利用換約哄抬牟利、散播不實資訊影響價格等炒作亂象,而換約轉售則是投機獲利最主要管道,此外,私法人在無居住需求下,以住宅做為資產配置與投資標的,均嚴重影響不動產市場交易與真正購屋民眾權益,所以特別進行修法。本次修法五大重點如下:



一、限制換約轉售:預售屋或新建成屋買賣契約,買受人除配偶、直系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或經內政部公告的特殊情形外,不得讓與或轉售第三人;建商也不得同意或協助契約讓與或轉售,違規者均可按戶棟處罰50萬至300萬元。



二、重罰炒作行為:明確規範若有散播不實資訊影響交易價格、透過通謀虛偽交易營造熱銷假象、利用違規銷售影響市場交易秩序或壟斷轉售牟利,或是以其他影響不動產交易價格或秩序的操縱行為進行炒作,都可按交易戶(棟、筆)數處罰100萬至5,000萬元,經限期改正但未改正者,並可連續處罰。



三、建立檢舉獎金制度:民眾對於不動產銷售買賣或申報實價登錄違規行為,可檢具證據向縣市政府檢舉,如經查證屬實,將由實收罰鍰中提充一定比率金額作為獎金。



四、管制私法人購屋:增訂私法人購買住宅用房屋許可制規定,並限制取得後於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



五、解約申報登錄:預售屋買賣契約若有解約情形,建商應於30日內申報登錄;違規者將按戶棟處罰3萬至15萬元。



內政部說明,依憲法第23條及司法院釋字第576號、第709號解釋,人民的財產權與契約自由應受保障,但國家為了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在不違反比例原則下,仍可立法合理限制。本次修法限制換約轉售或私法人購買住宅許可制等規定,都是基於防杜炒作、維護市場秩序等公共利益而進行適度管制,具有正當性及必要性,且符合憲法規定。



內政部補充,本法案在行政院審查期間經參酌各方意見有作微調,包括將不動產炒作行為的行政罰罰鍰上限,由500萬元提高至5,000萬元,不另修訂刑罰處罰規定。此外,授權內政部可以公告不受換約轉售限制的例外情形,例如買受人在簽約後因受強制執行、重病長期療養、非自願失業或重大變故以致無力繳款,經報請縣市政府核准後可不受限制。



內政部指出,本法案送請立法院審議後,將積極協調優先排會審查,並同時研擬相關子法及配套作業,希望能儘速完成修法施行,使不動產市場能穩健有序發展。



聯絡人:不動產交易科 陳進財科長聯絡資訊:0422502159發稿單位:地政司


CLPTC NEWS

2023/12/25

【中心公告】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願景、政策、目標」


本中心依據國際政經趨勢與國內產業結構,以「生態保育、生存無虞、生活富裕、生產永續」作為人才育成之目標,以「專業分工、垂直整合、水平合作、共生共榮」作為跨域傳承之構面,結合國內外產官學研專家資源,剖析實務上「問題類型、解決方案與案例經驗」,並以「TTQS」規範架構稽核訓練品質,深化學習成效。



願景~學習是為了培養改變未來的能力

1. 學習預測未來~從既有模式軌跡,找出常見錯誤之發生原因,瞭解過去、現在、未來之間的因果關係。

2. 學習規劃未來~從問題態樣、解決方案、實務案例、QA問答,汲取正確觀念、成功經驗、治本做法。

3. 學習改變未來~唯有改變觀念、改變作法、改變行為,才能透過預測未來、規劃未來,共同扭轉未來。



政策~

1. 配合國家發展,開設產官學需求之政策研討,讓業界清楚政策精神,也讓制定政策者能掌握執行的狀況。

2. 配合經濟建設,開設公民營需求之實務課程,讓資深先進得以傳承寶貴經驗,也讓執行者有諮詢的管道。

3. 配合時事脈動,開設跨領域需求之專題講座,提供不同專業與領域間的對話場所,激盪思維、開創新局



目標~



1. 分析國際政經趨勢與國內產業政策,並以「生態保育、生存無虞、生活富裕、生產永續」作為人才育成目標。

2. 以「專業分工、垂直整合、水平合作、共生共榮」跨域平台,結合產官學研專家資源,從不同面向腦力激盪。

3. 剖析「規畫面、技術面、營運面與跨領域」實務課題,並以「問題解決方案與案例經驗探討」作為訓練核心。

4. 本中心以「TTQS之PDDRO與ADDIE」規範管理與稽核訓練品質,深化學習成效,設計完善培訓專案。



【感謝有您 !  天下泰平.國土安穩  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 敬謝



CLPTC NEWS

2011/12/8

趨勢論壇 - 經濟日報報導:【強化災害分析與以百年遠見建設台灣,相信會有不同未來】

【歡慶中華百年 中華國土趨勢論壇系列活動】


    主要探討-國土永續、科技趨勢、減碳工法與國家建設展望。面對全球突破70億人口,歐美日債信赤字危機,極端氣候水淹泰國致GDP減半。我們當集思廣益、共謀對策,為下一代永續發展盡份心力。謹定於中華民國100年12月1日(星期四),舉行「2011中華國土趨勢論壇系列活動-中華百年.跨領域世紀對話:氣候變遷、全球運籌、節能減碳、國土建設、安居樂業」。






【李鴻源談治水:強化災害分析】
 
資料來源:聯合報 2011/12/02
刊登網址: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755742.shtml#ixzz1fMCANu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行政院工程會主委李鴻源昨天表示因應治水問題,首要重視國土規畫,事先收集完整資料分析災害風險,遠比強化工程技術更有效防災。
     中華百年跨領域世紀論壇—國土永續挑戰與國家建設展望,昨天在台灣大學舉行,邀請李鴻源、行政院經建會副主委黃萬翔、台灣高鐵董事長歐晉德等人,針對台灣國土規畫問題發表看法。
     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執行長羅仕昂表示,面對未來氣候變遷、大型都會防災等挑戰,必須有長期整合性方案,推廣永續經營與節能環保。李鴻源強調,計畫兩年內建立公共工程智庫,強化災害風險分析與國土規畫。
 



【以百年的遠見來規畫建設台灣,相信一定會有不同的作法與未來】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2011/12/02
刊登網址:
http://edn.gmg.tw/article/view.jsp?aid=459491&cid=7


     此次論壇受到總統馬英九關注並致賀電,總統期盼藉由此次盛會,凝聚產官學界共識,共同為後代子孫建構綠色永續家園貢獻心力。 


     主辦單位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執行長羅仕昂表示,規畫建設的特性就是從無到有,因此,一個成功的案子,需要具備預測規畫力與築夢執行力的跨領域團隊,以參訪日本三菱集團的地產機構為例,在簡報時,是以「百年規畫與十年計畫」做為思考點,一年啟動一大型專案,其長遠的預測規劃與紮實有序的作法,讓人震撼。台灣若能放下政治顏色的對立、尊重專業,以百年的遠見來規畫建設台灣,相信一定會有不同的作法,對於人力的培育規劃與職場之就業穩定亦具正面幫助,也有助於國家長遠的戰略發展與競爭力的提升。 


     為歡慶中華百年舉辦的2011中華國土趨勢論壇系列活動,探討全球化課題包括國家永續與極端氣候課題,在因應策略方面,首先是國家永續與工程建設策略,有水與綠之河海山林保育、低碳節能運具、智慧綠都市建築、巨型工程對環境的衝擊...等課題,其次是國家永續與活水經濟策略,有全蛋建設、跨領域整合、區域經濟與地理經濟、交通運輸生活圈、城鄉競爭力、高齡少子...等議題,最後是國家永續與災害防治策略,有河川治理、都會排水、水庫淤積、巨型城市的防災避難應變機制...等挑戰,透過來論壇激盪腦力與集思廣益。 


     12/01論壇議題特別邀請到: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李鴻源主委-探討「極端氣候下之公共工程建設策略」、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黃萬翔副主委-探討「國土永續挑戰與國家建設展望」、前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所長馮正民教授-探討「全球環境變遷下之國土與供應鏈發展趨勢及課題」、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劉紹臣主任-探討「氣候劇變下之國土安全策略」、台灣高鐵歐晉德董事長-探討「從救災危機處理經驗談複合性災害防治與國土規劃建設」、百年金鐘獎頻道廣告獎齊柏林空拍攝影師-以即將於2013上映之翱翔空拍台灣的影片詮釋「換個高度,守護美麗台灣」…等精彩演說,為跨領域且傳達新視野的專業論壇。


     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為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日前舉辦國土永續挑戰與國家建設展望論壇系列活動,探討國土永續、科技趨勢、減碳工法與國家建設展望等議題。


 


CLPTC NEWS

2011/9/27

趨勢論壇 - 2011中華國土下個百年趨勢論壇:【氣候變遷、全球運籌、節能減碳、國土建設、安居樂業】


     主要探討-國土永續、科技趨勢、減碳工法與國家建設展望,期透過「專業生活化、學術庶民化、永續在地化」的方式,傳承實務經驗與傳達新視野、新遠見、新格局,共同提升整體競爭力。
     本次(11/18-11/19、12/01)趨勢論壇活動,邀請名單如下: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李鴻源主委、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黃萬翔副主委、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劉紹臣主任、前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所長馮正民教授、中華民國景觀學會郭瓊瑩榮譽理事長、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林明美老師、工研院材化所應材組張義和副組長、台大化工所太陽電池與光電陶瓷實驗室呂宗昕教授、2010上海世博台北館照明設計孫啟能老師、智慧節能監控設計專家謝長安老師、日本一級造園施工管理技師/景觀師石村敏哉老師、一百年金鐘獎頻道廣告獎空拍攝影師齊柏林老師…等集結近20位各領域專家菁英蒞臨蒞臨演講,百年盛會機會難得。



The Next Century下一個百年-我們要建設怎樣的未來?】

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 執行長  羅仕昂  (中華百年.2011週年慶感言)
刊載於:聯合報系經濟日報主辦之「2011.11.18-21台北國際建材照明營造大展」專題報導

      回顧一百年前國父  孫中山先生建立了亞洲第一個-以自由、民主、均富為建國理想的國家,改變了地球上1/4人口的命運,這不只是制度上的革命,更是生活方式的蛻變。在這看似理所當然的世界,其實是無數先賢先烈用生命拼搏,以及每位默默耕耘的台灣先民奉獻心力,讓我們得以安居樂業奠基於此。今日除了懷著感恩的心、飲水思源外,更應展望下一個百年,共同奮鬥努力,建設一個我們自己與下一代都願意再度誕生的國度。
     展望未來之發展可以預見的是,氣候、人口與科技正在發生結構性的改變,而我們無法迴避-糧食.資源.能源不足之危機、產業跨域創新、社群鏈結模式變革、氣候時位鉅變與巨型都會防災之挑戰。看似各不相關,實是環環相扣,諸多複合性、多元性的問題,已經不是單一區位與領域,能夠單獨面對與解決的挑戰。唯有集思廣益、匯聚眾智,提出長期整合性的解決方案,方能釜底抽薪,找出治本之道。
       面對此趨勢變化經濟建設委員會黃萬翔副主委指出:未來跨專業、跨縣市、跨部會、跨區域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開創未來契機,將成為常態(2011年10月13日筆者親自請益)。另跨際思考專家Frans Johansson於2004出版之Medici Effect (梅迪奇效應)亦認為:異場域碰撞,會爆發出驚人之創新觀念與作法,「文藝復興」即是諸多界面(文化、工藝、建築、科學、詩人、畫家、哲人、金融...)碰撞出的結果。蘋果創辦人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於2011年3月2日iPad2的發表會上,則再次強調這種多元化的思維:「單單有技術是不夠的。技術必須結合藝術人文,結合人性,才會讓你的內心產生共鳴!……」。此外,以本中心針對未來建設技術所辦理之實務課程經驗為例,跨域專題同樣須徵詢至少十位以上之不同領域層級專家,方能針對各個層面與向度作深度探討,彙整已知之問題對策、分析可能之錯誤因子、研擬可行之因應方案與評估未來之發展脈動,依循此條理,透過實務經驗與實戰案例解析,方能使受訓學員得以掌握全貌精神、關鍵課題與操作精髓。
      鑑於建設未來之藍圖,須先建立協同作業共識,唯有透過跨領域對話學習,方能開啟合作創新之界面,以下用三個研習案例說明,有哪些課題須要進行探討,以利我們共同擘劃未來:

一、「國土防災」,有哪些實務課題需要探討?
層面涵蓋:氣象預測與微氣候分析、山坡地水土保持與原生林保育、可開發與不可開發區之區劃、土地使用強度與設施容許量設計、土石流與水利防洪設施、河川橋梁道路整合設計、環境檢測監測系統、生態滯洪池與透水綠地鋪面、地震斷層崩塌與海嘯潮汐洪泛警戒區分析、都市維生系統與交通主動脈防災規畫、救災避難之設施強度、人員編制與動線規劃….等相關之生態、森林、水保、景觀、水利、土木、大地、結構、環工、都計、交通、市政、保險之專業。

二、「都市更新」,有哪些實務課題需要探討?
層面涵蓋:環境診斷與都市景觀、都市計畫與都市更新相關法令、土地使用與最適開發、建築設計與容積獎勵、融資信託與財務計畫、營造技術與投資成本、權變估價與稅捐減免、土地行政與民法債權物權、仲介談判、違建處理….等相關之都計、交通、土開、景觀、建築、估價、信託、法律、會計、地政、營造之專業。

三、「節能減碳」,有哪些實務課題需要探討?
層面涵蓋:建築設計-善用景觀植栽綠化、自然晝光與通風,再生能源-太陽能、風力、潮汐、地熱、水力…之利用,資源再利用-雨水中水系統循環運用、廢熱廢材再利用、空調熱回收…,智慧化監控-給排水與電力照明維生系統、溫度濕度空調通風環控系統、電腦網路資通訊系統、消防排煙火警防災系統、門禁與閉路電視安全監控系統、人性化資訊感應器與維護管理界面系統…等相關之建築、園藝、機電、照明、空調、設備、消防、材料、光電、通訊、LED、化工之專業。

    「跨領域創新整合」,已是我們無法迴避的課題,同時也是生存所需迫切面對之挑戰。緣基於此,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感謝您1800多個日子的支持,我們本於「育才興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使命感,將持續投入國家建設之跨領域實務研訓與交流活動辦理,期能匯聚眾智、向下紮根,推廣永續經營與節能環保。值此中華百年之際,讓我們一起許願與行動,共同攜手建設一個「生態保育、生存無虞、生活富裕、生產永續」,能讓世世代代長治久安、安居樂業,實現禮運大同篇之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CLPTC NEWS

2010/11/1

趨勢論壇 - 國家競爭力報告:【綠色危機V.S.綠色奇蹟-建構綠城鄉.綠運輸.綠建築.綠採購之永續社會】

 


國家關鍵競爭力報告:綠色危機V.S.綠色奇蹟】
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 執行長  羅仕昂    2010週年慶感言2010.11
資料來源:聯合報系經濟日報於台北世貿主辦之「2010台北國際建材家具照明暨房地產大展」專題報導


     大前研一在「研磨商業力」提出:由於世界環境劇烈變遷,「先見力:預測未來的能力」是未來生存最必要的能力。然從國家競爭力與國土建設的觀點,我們如何預見迫切危機與幸福未來呢?首先,就是不要忽視與遺忘異常警訊,以下三點警訊,都指向一個共同根源,也讓我們蒙受重大的經濟損失,生存命脈受到威脅,茲分述如下:

警訊一:台灣CO2排放量過高,5年內面臨國際經濟制裁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博士2009年5月憂心表示:「台灣用電量是造成台灣CO2排放量高的最大原因,再者就是汽車與重工業的廢氣,如再不改善,歐盟對台灣的經濟制裁,將會在五、六年內發生。」

警訊二:台灣依2006年CO2排放量,需繳付約1000億台幣的超額排放費

      經建會2010年7月指出台灣正面臨CO2排放量危機,2006 年台灣地區每人平均CO2排放量高達13.19 公噸,將近世界每人平均排放量的3 倍;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張森教授更指出:「根據超額付費的計算公式,台灣以2006年為準的超額排放量是1.48 億公噸。若以每公噸最近歐洲碳交易市場CO2市價20美元計算,台灣按該年的排放量,需繳付約30億美元的超額排放費,幾乎等於當年全國國民生產總額的百分之一。」

警訊三:莫拉克88巨災重創,重建經費高達1165億台幣

     在溫室效應的影響下,全球氣候變異嚴重,環境巨災不斷惡化。台灣淤沙量世界第一,從2009年8月8日莫拉克到2010年9月19日凡那比等巨災,無論城鄉都面臨泡在水裡與土石流的危機。依天下雜誌2010年3月調查報告指出:「八八水災產生超過 12 億立方公尺的泥沙,崩塌面積是九二一地震的4.5倍,約2 個台北市面積,將近 133 座的河川橋被沖垮;其中高屏溪的地形地貌已經完全消失,逾50 多座橋斷裂…,重建經費高達1165億。」
綜上所述,我們已無法迴避,也已開始承受CO2排放量過高的苦果;因此,如何透過國土規劃,重建生態保育、生存無虞、生活富裕、生產永續的國家建設基盤,將綠色危機轉化為綠色奇蹟,從而提升國家競爭力,建構低碳台灣的願景,建議從以下四個方向著手:

方向一:綠城鄉

     氣候巨災已是無法避免的趨勢,應重新評估災害模式、災害強度規模趨勢、災害應變機制與設施災害承受力;並據此檢視調整國土規劃與使用上的課題對策。以下提出五點看法供參:
1.土:重劃國土敏感地,從新審視國土建設之範圍、技術與經費投資,以避免在不適宜的地區開發、採用不合災害模式的工法或已不合時宜之設計強度所產生的投資浪費。
2.水:全流域治水,勿與水爭地,讓水歸其位;並設置生態滯洪池,雨水回收與中水回收之系統,增加透水性鋪面與設施,獎勵節水設備與規劃,保育水資源。
3.林:以生物多樣性方式,大量種植具水土保持的原生種林木,並提升都會綠覆率與綠地空間,降低熱島效應。
4.能:政策補助太陽能、風力潮汐、沼氣地熱、汽電共生…等綠能技術廠商與使用單位。
5.產:開徵耗能稅或要求耗能產業提撥經費用於環境永續;並獎勵綠產業,建構綠產業群聚聚落。

方向二:綠運輸

     高鐵歐晉德董事長2009年5月指出:「高鐵營運2年來,節省7564萬人小時,約省175億的經費。未來10年至少可增加生產力2000億台幣,年減約80萬頓CO2,需蓋2056個大安森林公園方能吸收。」由此可見綠運輸對國家競爭力的影響。以下提出四點看法供參:
1.公:補助使用公共運輸者,使其交通成本,低於機汽車使用者,透過經濟力量改變交通行為模式。
2.智:擴大投資智慧化公共運輸系統,整合運具與路網,並提高旅運班次頻率,透過便利性與準時性,減少交通時間,漸進式改變交通習慣。如此藉由擴大通勤服務半徑,亦可減緩都市核心區壅塞與地價屢創新高的問題。
3.人:建構優質之自行車與步道路網;並獎勵都會核心區,串接綠地、公共開放空間、地下一樓通道及二樓人行廊道,重塑以人為本的通行環境。如此藉由建置舒適的散步、登山、騎自行車之休閒空間,從而養成國民運動強健體魄的生活習慣。
4.車:補助低碳車之研發技術廠商與使用者;並改變以往「私人成本外部化」的問題,開徵私人運具之碳稅,並將其經費投資在低碳的公共運輸上。

方向三:綠建築

     重新定義豪宅,高地價=豪宅嗎?在網路與綠運輸時代,優質的陽光、空氣、水的風水環境與智慧綠建築,才是新一代豪宅的基本門檻。以下提出四點看法供參:
1.智:獎勵智慧化節能監控,透過人性化感測器,調節設施之運轉,能有效提升能源效率;如此對科技業提供新的發展服務缺口,對高齡少子化的社會運作亦是一大助益。
2.熱:獎勵良好的建築外殼設計,因其可引入舒適自然光與自然風,減緩熱傳導降低建築耗能,亦減低對人工光源與設備的依賴,並可設計太陽能光電遮陽板與風力發電設施…等先進能源技術,減少能源消耗。
3.電:空調與照明用電,佔建築物日常耗能極大的比例。因此,獎勵低耗能設備與燈具之生產廠商與使用者,可有效減少建築營運管理階段之耗能。
4.材:應獎勵從研發製造階段至使用維護階段,符合健康、生態、再生、高性能之綠建材,如此對永續生態環境與室內空氣品質有極大貢獻。

方向四:綠採購

     全面性與全方位的跨領域觀點,反思消費採購對碳產業鍊的影響,以下提出三點看法供參:
1.足:盡量採購在地資源,建構高度自給自足的城鄉物流供應鍊,以減少生態足跡所產生的耗能。
2.週:從生命週期評估成本效益,並從營運維護的角度逆向思考,如此辦理採購規劃決策方能周全。
3.生:採購再生循環的商品或服務,透過消費採購習慣的調整,逆向改變產業生態與產業鍊結構。

總結:綠色典範-瑞典斯德哥爾摩,證明事在人為

      歐盟委員會日前公佈2010年「歐洲綠色首都」評選結果,瑞典斯德哥爾摩獲獎,主因為:
1.韌體面:建構一綜合管理體系,環保措施在預算、實施規劃及監測等各個環節都得到落實。
2.執行面:自1990年以來居民平均減少廢氣排放量達到了25%。
3.願景面:政策已通過在2050年達成無石化燃料的目標。
     瑞典能,台灣能不能?端視政府、產業、住民有沒有共識與有沒有決心,為共同的未來一起打拼。鑑於國家競爭力與低碳環境,攸關下一代的幸福,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感謝您1500個日子的愛護支持,衷心期待與愛地球的每個子民,一起攜手打造綠城鄉、綠運輸、綠建築、綠採購的永續循環型社會,一同讓「綠色奇蹟」在台灣實現。

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2012週年慶特刊


跳至: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