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泰院、疫情VS巨型城市】瞬時人流對公安公衛產生劇烈衝擊,應事前善用智慧科技,做好危機風險管理
國建中心分別於2009年與2010年執行【臺北大眾捷運】與【兆豐保險】委託:「臺北大眾捷運電扶梯、地面及樓梯跌傷事件損害防阻建議報告」與「臺北大眾捷運跨年活動人潮疏導管制及相關損害防阻建議報告」。
本中心顧問團隊研究發現巨型城市(Mega-City)常因便捷公共運輸易產生瞬時巨大人流,進而對於公共安全、公共衛生產生劇烈衝擊,建議主政父母官與主辦單位,善用智慧城市、智慧運輸、智慧建築…等環境大數據分析,於事前做好預測規劃,並即時掌控:交通、人流、空氣品質…等環境監控管制,做好損害防阻措施,方能防範風險於未然,以下一點淺見心得供各界參考:
※主管機關應注意的危機風險管理
1.群眾人流模擬:空間壓迫度、單位面積人數、推擠力量模擬…。
2.建築結構特性:人群活動空間、方向導引(安全標示)、鋪面環境(質地色彩)、音環境(噪音分貝)、光環境(照度輝度)、風環境(空氣對流)…。
3.群眾行動資訊:人潮動線設計管制資訊、尖峰引流與分流資訊…。
4.意外損害防阻:意外事故可承受時間、危機處理動線與時間、逃生動線與時間..。
※ 較易發生之風險行為與弱勢族群
1.分心或快步行為、2.從眾行為、3.女性受傷遠高於男性、4.中老年人較易受傷..。
※ 參與活動應注意的環境風險
1.高低差-階梯、坡道…、2.移動行進中-電扶梯、手拉行李箱、電梯門、捷運門…、3.斜坡、越陡峭坡度越危險、4.死巷或當門被反鎖時、5.多處通路匯集成單一通路、6.路面階梯凹凸不平、雨天或濕滑、7.雙向或多向之群眾的動線流向、8.人群動線前方有障礙物或群眾匯集時、9.徒步群眾中混雜著動物或交通工具、10.有移動或大螢幕的視覺焦點、11.喧嘩噪音分貝數過大、12.光線不足、昏暗不明、13.空氣流動差、通風不良、空氣品質混濁...。
由衷感恩 協同參與和指導之專家顧問,也謝謝【臺北大眾捷運】【兆豐保險】給予研究機會
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 專家團隊 祝福您 闔家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