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1 頁,共計 4 筆資料 |
|
|---|
-
2024/11/24
-
【狂賀勇奪2024世界棒球冠軍】感謝中華台灣棒球團隊讓我們美夢成真,謝謝你們!
【談到未來挑戰,曾豪駒教練:中華隊正在寫屬於自己的歷史】 【*大家一起勇敢寫歷史*】
2024世界棒球冠軍中華隊-投手名單: 江國豪 #12(富邦悍將)郭俊麟 #16(統一獅)陳冠宇 #17(樂天桃猿)林凱威 #18(味全龍)張奕 #19(富邦悍將)陳柏清 #20(台鋼雄鷹)吳俊偉 #21(中信兄弟)林昱珉 #45(亞利桑納響尾蛇3A)陳冠偉 #59(味全龍)王志煊 #64(樂天桃猿)黃恩賜 #64(中信兄弟)黃子鵬 #69(樂天桃猿)莊昕諺 #71(樂天桃猿)
2024世界棒球冠軍中華隊-捕手名單: 吉力吉撈·鞏冠 #4(味全龍)林家正 #27(亞利桑納響尾蛇2A)戴培峰 #95(富邦悍將)
2024世界棒球冠軍中華隊-內野手名單: 張政禹 #9(味全龍)李凱威 #25(味全龍)潘傑楷 #35(統一獅)岳東華 #58(中信兄弟)林立 #83(樂天桃猿)朱育賢 #85(樂天桃猿)江坤宇 #90(中信兄弟)
2024世界棒球冠軍中華隊-外野手名單: 邱智呈 #14(統一獅)陳傑憲 #24(統一獅)曾頌恩 #32(中信兄弟)林安可 #77(統一獅)陳晨威 #98(樂天桃猿)
2024世界棒球冠軍中華隊-黃金教練團: 總教練-曾豪駒,首席捕手教練-高志綱、打擊教練-彭政閔、投手教練-林岳平、牛棚教練-王建民、內野守備教練-陳江和、外野守備兼跑壘教練-張建銘,體能教練-劉品辰、重訓教練-洪全億。
☆ 【感謝有您 ! 天下泰平.國土安穩 中華國土建設人才育成中心 敬謝】☆
-
2017/3/17
-
【國際交流】中央研究院106/3/22舉辦之氣候變遷與低碳社會講座,特邀英國代表大衛 金恩,歡迎參加
本中心特聘研究員 王寳貫主任特別邀請英國氣候變遷特別代表大衛 金恩(David King)爵士於下周三3月 22日蒞臨本院,於傍晚18:00-19:00在人文館第二會議室演說(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2段128號),講者為享譽國際之氣候變遷與公共政策學者,曾任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任內促使英國政府針對氣候變遷問題採取行動。本次講題為氣候變遷與低碳社會,隨信附上本次演講相關訊息供您審閱。
深度減碳為本中心配合國家政策所擬定之研究主軸,未來本中心將不定期舉辦各項減碳相關演講與座談會,希望透過本次活動與產官學界建立聯絡窗口,敬請撥冗參加本次演講,謝謝。
本次演講於會後提供茶點,敬請事先報名,報名網址:goo.gl/ew7KHj
聯絡人:李崇睿 電話:(02)2652-5134 電子郵件信箱:crlee@gate.sinica.edu.tw
-
2017/10/23
-
【跨域交流 】臺灣大學管理學院~資管系與數位未來中心106/11/21舉辦區塊鏈原理與應用發展,歡迎參加
區塊鏈(Blockchain)無疑是近年來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中影響層面最廣的技術之一,然而該技術源自電腦科技,包括:公開金鑰加密、比特幣帳本、雜湊演算法、比特幣的採礦、處理器的原理與應用、網路拓樸、節點資料同步等知識常困擾財金背景的商務人士。此外,區塊鏈在發展的過程中,一直遇到「如何適當的導入應用」的問題,而因應這項議題,全世界各地不斷地在進行各式各樣的POC(概念性驗證計畫),希望能從中摸索出一條適合區塊鏈發展的道路。
有鑑於此,科學月刊特別邀請到幾位區塊鏈實際應用推廣的專家一起合作,舉辦「區塊鏈(Blockchain)原理與應用發展:七個概念驗證計畫(POC)案例分析」研討會。
有關比特幣與區塊鏈的基礎知識將由我來講解,另外特別請到區塊鏈專家:
臺灣網路認證公司 杜宏毅 策略長
臺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曹承礎 教授
東吳大學富蘭克林金融科技開發中心 蔡宗榮 執行長
帶領大家導讀七個已經公布研究報告的概念驗證計畫(POC)案例,讓學員能更深入認識區塊鏈的特質,進而引發全新的創意,活動細節如附件,歡迎您鼓勵同仁一起參與,感謝您!
以下簡單摘錄活動的時間地點: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與數位未來研究中心 (DFRC)
科學月刊 (SCIENCE MONTHLY)
地 點: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壹號館 (正大會議廳)近捷運公館站二號出口
日 期:2017 年 11 月 21 日 (星期二)
時 間:9:00 ~ 17:00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blockchain_poc
感謝您的協助~
-
2013/10/3
-
全球觀點 -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英語: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或FCCC)是一個國際公約,於1992年5月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通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有世界各國政府首腦參加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期間開放簽署。1994年3月21日,該公約生效。[1][2]
本公約第二條規定,「本公約以及締約方會議可能通過的任何相關法律文書的最終目標是:根據本公約的各項有關規定,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險的人為干擾的水平上。這一水平應當在足以使生態系統能夠自然地適應氣候變化、確保糧食生產免受威脅並使經濟發展能夠可持續地進行的時間範圍內實現。」
該公約沒有對個別締約方規定具體需承擔的義務,也未規定實施機制。從這個意義上說,該公約缺少法律上的約束力。但是,該公約規定可在後續從屬的議定書中設定強制排放限制。到目前為止,主要的議定書為《京都議定書》,後者甚至已經比本公約更加有名。
UNFCCC也是負責支持該公約實施的聯合國秘書處的名稱,其辦公室位於德國波恩Haus Carstanjen。自2006年起,其領導為伊沃·德波爾(Yvo de Boer)。本秘書處,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的襄助下,旨在通過會議和有關各項戰略的討論取得共識。
該公約締約方自1995年起每年召開締約方會議(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COP)以評估應對氣候變化的進展。1997年,《京都議定書》達成,使溫室氣體減排成為已開發國家的法律義務。[3] 按照2007年通過的《巴厘路線圖》的規定,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開的締約方會議第十五屆會議將誕生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議定書》,以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






歐耶資訊設計維護